75米移动车载升降塔 负载500公斤移动式通讯天线塔
一、产品基本信息
75 米负载 500 公斤升降杆塔是一款 为对高度和承载能力有较高要求的场景设计的设备,能稳定承载 500 公斤的重物,可广泛应用于大型户外设备安装、临时通讯基战搭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等领域,为相关作业提供坚实的支撑。
二、产品结构与特点
(一)杆体
材质:采用高强度航空级铝合金型材,这种材质不仅强度高,能满足 500 公斤的负载要求,而且重量相对较轻,便于运输和安装。同时,铝合金具有良好的抗fu蚀性能,能适应不同的户外环境。
结构:杆体采用多节套装的 “倍伸机构” 设计,各节活动杆可同步升降,保证升降过程平稳顺畅,避免卡顿或倾斜。每节杆体内部设有高精度导向轨道,确保各节之间相对位置 准,增强整体刚性与稳定性。此外,杆体内部分布加强筋结构,进一步提升抗压和抗弯能力。
表面处理:杆体表面进行硬质阳极氧化处理,氧化膜厚度不低于 [X]μm。该处理能增强表面硬度,使其更耐mo损,还能提高抗fu蚀性能,you效抵御雨水、紫外线、化学物质等的侵蚀,延长使用寿命。
(二)升降系统
组成:由高质量的手摇柄、传动齿轮组、升降线等构成。手摇柄设计,操作舒适省力,通过传动齿轮组将手摇动力you效传递给升降线,驱动杆体平稳升降。同时,预留电动升降接口,方便用户后期升级为电动升降功能。
升降速度:手动匀速摇动手摇柄时,杆体升降速度约为每分钟 2-3 米,从低位置升至 75 米高位置,正常所需时间约 6-9 分钟。
限位保护:配备上、下限位开关。当杆体上升至 75 米大高度时,上限限位开关自动触发,切断升降动力,防止过度上升损坏杆体;下降至低位置时,下限限位开关动作,切断动力,避免升降线过度松弛或部件碰撞损坏。
(三)负载相关
额定负载:顶部垂直方向可稳定承载 500 公斤负载,能满足挂载大型通信设备、重型照明灯具、监测仪器等较重设备的需求。
负载分布要求:负载应尽量均匀分布在杆体顶部承载区域,避免偏心负载。若因实际需求无法全均匀分布,偏心距不得超过 [X] 厘米,以防杆体因受力不均发生倾斜或损坏。
(四)抗风与固定
抗风性能:在正确安装及固定情况下,可承受大风速为 60m/s(约 12 级风力)。通过优化杆体外形设计,减少风阻,结合高强度材质与稳固拉线固定系统,确保强风环境下保持直立。
拉线设计:配备三层拉线系统,每层拉线分别连接在杆体不同高度的拉线扣环上,从三个方向(呈 120°)牵拉固定。随着杆体高度增加,风荷载增大,每增高 5 米增设一层拉线,you效分散风力对杆体的作用力。
三、安装步骤
选择安装场地:挑选平整、坚实且开阔的地面,地面承载能力需能承受升降杆塔及 500 公斤负载的总重量,避免沉降或塌陷。若地面为松软土质,需进行夯实或铺垫钢板等加固。同时,安装位置要远离易ran易b物品存储区域、高大树木、电力线路及其他障碍物,且周围有足够空间进行拉线固定操作。
固定底座:将升降杆塔底座放置在预定位置,使用高强度地脚螺栓或地钉将其牢固固定在地面。地脚螺栓或地钉的规格及数量根据实际承载要求和地面条件确定,确保底座不位移、不晃动。
组装杆体(若需):若杆体分段运输,按照产品标识及安装说明依次组装各节杆体。组装时,保证各节连接部位紧密贴合,连接螺栓拧紧至规定扭矩,确保杆体整体同轴度与稳定性。
安装负载设备:杆体固定后,将 500 公斤设备按设计要求安装在顶部承载平台。注意设备重心位置,尽量与杆体轴线重合,避免偏心负载。使用用固定装置将设备牢固固定,防止使用中晃动或脱落。
连接避雷装置(若有):若升降杆塔具备防雷功能,将避雷针尖安装在杆体顶部,用符合规格的接地线将杆体与接地极可靠连接。接地极按相关防雷标准埋设,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 10 欧姆( 特shu地质条件下,如沙石地不大于 30 欧姆)。
固定拉线:把拉环穿至杆体顶部及各层拉线位置对应的拉线片孔内,向三个方向呈 120° 展开拉绳。在距离升降杆 3-6 米范围内(根据实际高度及风荷载调整),等距砸入地钉,将拉绳与地钉连接,初步调整拉线松紧度,使杆体初步稳定在垂直状态。
进行升降调试:一人顺时针摇动手摇柄,驱动杆体缓慢升起。升降过程中,安排 人观察杆体状态,确保各节同步升降,无卡顿、倾斜。同时检查拉线受力情况,微调拉线松紧,保证杆体垂直上升。杆体升至高处后,检查限位开关是否正常动作,再逆时针摇动手摇柄降下杆体,重复升降操作 2-3 次进行初步调试。
详询郑州万佳防雷的薛红18503833715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