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损坏
外壳破裂:当保护器的外壳出现破裂时,不仅会使内部元件暴露在外,容易受到灰尘、水汽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还可能导致绝缘性能下降,无法正常发挥保护作用,此时应及时更换。
电极严重烧蚀:电极在多次放电后可能会出现烧蚀现象,如果烧蚀程度严重,如电极表面出现明显的凹坑、变形,甚至电极材料明显损耗,会使火花间隙的放电特性发生改变,无法在规定的电压下可靠放电,从而影响保护效果,这种情况下需要更换保护器。
性能参数变化
绝缘电阻降低:通过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若发现保护器的绝缘电阻明显低于规定值,例如低于初始值的 50% 或低于产品技术规格要求的最低值,说明其内部绝缘性能已下降,可能存在内部短路或绝缘材料老化、损坏等问题,继续使用可能会导致在正常工作电压下发生放电,无法起到正常的保护作用,应予以更换。
放电电压异常:进行工频放电电压测试或冲击放电电压测试时,如果测量得到的放电电压值超出了保护器技术参数规定的范围,如工频放电电压比规定值高出或低出 20% 以上,冲击放电电压偏差过大,表明保护器的放电性能已不稳定,无法在合适的电压下及时动作以保护设备,需要更换新的保护器。
动作次数过多:火花间隙保护器在其使用寿命内有一定的动作次数限制。当动作次数达到或接近厂家规定的极限次数时,即使其目前的性能参数仍在正常范围内,也应考虑更换。因为多次动作后,保护器内部的元件可能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继续使用可能会出现性能下降或突然失效的情况,无法保证在下次过电压时能可靠动作。
老化和过期:即使火花间隙保护器没有明显的损坏或性能异常,但其使用时间达到了厂家规定的使用寿命或保质期,也建议进行更换。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护器内部的材料会逐渐老化,其性能会逐渐下降,存在潜在的故障风险,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应及时更换为新的保护器。
不满足系统要求:当电力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或运行条件发生变化后,如果原来的火花间隙保护器不再满足系统新的电压等级、过电压保护水平、通流容量等要求,就需要更换为符合新要求的保护器,以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例如,系统电压等级升高,原来的保护器最大持续工作电压和击穿电压等参数无法满足新的电压条件;或者系统中出现了新的大容量设备,可能产生更大的过电流,原来保护器的通流容量不足等情况。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